展覽展示中現代博物館的建設個性化理念
現代博物館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加入WTO,博物館發展正走向全球化,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把中國文化推向世界已成為全民的共識。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全國博物館界都在思考如何抓住機遇取得發展,尋找為當地經濟和城市發展服務的突破口,尋找深受百姓歡迎并引以自豪的個性化展覽。我以為,緊緊抓住地域特色,體現地域文化個性,是當前博物館展覽發展的基本思路,應著重強化增強博物館展覽地域文化特色的理念。
一、增強博物館展覽地域文化特色理念的作用
地域文化特色是一個地區的人文歷史、自然景觀中反映出來的蘊含濃厚文化意義的帶有個性色彩的特質。地域文化特色是當地人文精神的集中反映,是當地民風民俗的濃縮物,是當地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高度概括。它是一個地區區別于另一地區的顯著標志。
看一個博物館陳列水平的高低,不在于館藏文物的多少,而在于怎樣拓展它的文物深度與廣度,在于展示它們蘊藏的文化內涵、文化外延和文化淵源,并由它們之間的聯系所形成的文化體系。博物館的展覽應著重反映地域文化特色,唯有把握了地域文化特色,發揮地域文化優勢,方能讓精品更精,讓弱項變強項。
增強博物館展覽的地域文化特色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全國有近三千個博物館,而且大多為地方歷史藝術類博物館,陳列的內容和形式大同小異,給人以千篇一律的感覺,倡導展覽的地域文化特色,有利于改善這一狀況,增加展覽吸引力,提高觀眾觀展興趣。其次,在城市高速發展的今天,城市面貌已趨于雷同,用地域文化特色展覽教育市民,可以增強其文化的個性意識,進而在城市發展中自覺地采取行動。其三,舉辦地域文化特色展覽,可以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張揚城市文化個性。其四,地域文化特色是當地獨有的文化資源,在當地百姓中有深厚文化根基,辦這樣的展覽深受當地百姓的歡迎。其五,地域文化特色是由不同層次、不同階段和不同內涵的文化所構成,展示地域文化有利于進行文化對比,尋找文化差異,從而進一步增加探索文化淵源的興趣,形成地域文化熱點。
二、在展覽內容設計中樹立地域文化特色的理念
內容設計是博物館展覽最為關鍵的步驟,即以什么樣的指導思想去形成展覽的主體脈絡。有一些博物館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將內容設計與藝術設計混為一談,將原本由當地博物館研究人員或委托博物館專家策劃撰寫的內容設計任務推給專門從事展覽藝術設計和布展的公司。為了承接該布展工程,這些公司也只好勉為其難,僅憑甲方提供的文字資料和藏品資料,在自己不擅長內容設計上進行想當然設計。設計師由于不熟悉當地的人文歷史,缺少對眾多文物之間有機聯系的認識,很難將這些文物串成線形成系統,他只能根據文物的級別和大小進行設計,這樣展示的文物,從單個上來說是完整漂亮的,但就全局而言是孤立的、分散的,對整個展覽來說無個性可言。
展覽的內容設計,實際是展覽主題的確定問題,即根據現有或可擁有的藏品和展品確定主題。一般來說,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文物藏品和展品,在當地博物館有較多的收藏,它們處于一種自然的無序的狀態,主題蘊藏在里面,看是否有慧眼發掘展示它。主題的確定,要經過反復的提煉,反復的討論,才能形成。余杭博物館展什么,展良渚文化嗎?還是展余杭通史?經反復推敲,最終確定以京杭大運河為主題的“運河文化博物館”。地域文化特色往往藏在閨中無人識,讓它釋放出能量,讓精英有用武之地,并折射出地域文明之光。因此,以地域文化特色確定展覽的主題,是博物館展示文化個性和研究水平的重要手段。
以地域文化為主題的展覽,各有各的特色,很少雷同。在浙江,象專題博物館有西冷印社的中國印學博物館,嵊州的越劇博物館,余姚的河姆渡博物館,龍泉的青瓷博物館等;象專題展覽有:浙江博物館的浙江七千年展覽,諸暨博物館的珍珠展,蕭山博物館的衙前農民運動展覽等等。在全國,象近年來一年一度的全國十大精品展覽評選的獲獎展覽,大多體現著地域文化個性。
以地域文化為特色的展覽,在現在和今后應著重強調資源意識、精品意識、人本意識、開放意識。地域文化特色是一種資源,這種資源是有價值的,在大力發展市場經濟的今天更應充分地加以利用,以創造更多的效益。要創造更多的效益,必須樹立精品意識,把展覽搞美了搞精了,以適應更多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要把展覽搞好了,就必須樹立人本意識和開放意識,在立足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堅持廣泛交流和未來發展,以新穎、獨特、藝術、趣味等為設計理念,引發觀眾好奇心理,從而達到兩個效益雙豐收的目的。
做好以地域文化特色展覽的內容設計,必須抓好展覽陳列報告的撰寫。首先應強化對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在館藏文物、地面文物、地下文物和人文歷史、自然景觀、風土人情等方面加以分析整合,提煉出有文化價值的、最具典型意義、最有外在表現力的線索作為展覽的主題。其次是根據地域文化特色主題的要求,以邏輯關系、時代順序、地域方位等經絡擬寫大綱。其三是在展覽大綱的基礎上,撰寫具體的顯示地域文化特色內容的設計方案。必須著重強調的是,展覽內容設計方案一定要精打細磨,反復研討,決不能草率了事。
三、在展覽藝術設計中體現地域文化特色的理念
如果說內容設計靠的是邏輯思維,那么藝術設計主要靠形象思維來完成。藝術設計是連接內容設計和展覽施工的中間環節,它要求把文字形式的內容設計方案,變為形象具體的工作方案,把分散孤立的展品按陳列內容的結構要求加以排比組合,變為有內在聯系而能說明情節內容的陳列。
藝術設計在地域文化特色展覽體系中,決非只是把文物作簡單的排列與湊合,而是應依照地域文化特色展覽的內容設計方案,對文物進行有機的組合,讓每件文物都有準確的定位,并精辟地反映地域文化特色展覽體系的某個側面;藝術設計還要求務必抓住不同時代地域文化體系的主線,讓各種藝術手段都成為整個體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展覽的藝術設計中體現地域文化特色的理念,主要可以從展廳設計、陳列語言設計、專項藝術設計等三個方面入手。
其一,展廳設計可分為序廳設計和陳列廳設計。序廳是表現地域文化特色主題的“畫龍點睛”部位,展覽內在的地域文化精神的表象就要通過序廳表達出來。如陜西歷史博物館、遼沈戰役紀念館在設計中都注意到了序廳的專門設置及功能作用,很好地體現了陜西獨有的文化氛圍和遼沈獨特的戰爭場面。陳列廳是展現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體部分,應圍繞地域文化特色在空間布局、陳列設備、陳列色彩、采光照明等方面符合展覽內容設計要求,切合地域文化審美心理。
其二,陳列語言泛指展覽中一切表達展覽的方式方法,包括展品、照片、文字、繪畫、雕塑、模型、圖版、表格、場景等,所有的陳列語言都必須服從于表現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題內容,并做到協調一致。
其三,專項藝術設計是指對展覽陳列中某一部分的進行放大精細處理。把沙盤模型、聲像多媒體、景觀箱、全景(半景)畫、蠟像(硅膠)、雕塑等專項藝術設計運用于地域文化特色展覽,這樣有利于營造濃濃的地域文化特色氛圍,使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四、體現地域文化特色理念應強化展覽的精品意識
精品意識是地域文化特色展覽的靈魂,如果說文物精品在地域文化特色展覽體系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那么真正能使這條龍騰飛的必須依靠展覽的精品意識。有了精品意識,地域文化特色展覽才能“特”起來。
在地域文化特色展覽中體現精品意識,主要有三個方面,即展品的真實、展品的精彩、文字說明的精辟。展品的真實能使觀眾產生一種信任感,體現展覽的權威性。精彩的展品,既是博物館“高層次”的體現,也給觀眾留下良好的印象,以確立展覽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博物館是陶冶心情的場所,觀眾在博物館幽雅而充滿文化氣息的氛圍中觀賞那賞心悅目的地域文化特色展覽,這實際是一種高層次的藝術享受,因此,展覽的文字說明一定要簡潔、明了,要生動、活潑、優美、流暢,富有趣味,切忌刻板和陳式化,給觀眾產生視覺疲勞。
衡量地域文化特色展覽的精品意識是否到位,主要看主題是否精深,設計是否精美,制作是否精細,講解是否精彩,組織是否精心等。除此以外,還要看是否雅俗共賞和有好的效益。
對地域文化特色展覽精品化程度的評估,從硬件建設上來說主要是展品、環境、裝飾、展柜、燈光照明、高科技展示手段的運用;從軟件建設上來說,主要是文化主題和指導思想、文化結構與文物定位、多媒體運用與文化氛圍,以及講解員的講解等。
地域文化特色展覽是經過提煉的文化精品的高水平的展示,是地域文化特色的集中體現,是一個博物館獨有的優勢與長處。因此,各館都要把辦好地域文化特色展覽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經過較長時間地努力,達到張揚文化個性,弘揚文化特色,為當地經濟和城市發展創造濃郁的文化氛圍的目的。
掃描二維碼收聽數字展示在線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