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背景
1949年3月23日,黨中央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平。毛澤東同志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周恩來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隨后,“進京趕考”隊伍沿太行山東麓一路北上,經靈壽、行唐、曲陽、唐縣、保定、涿縣(今涿州),于3月25日進駐北平。
當年著名的“進京趕考”,被中國人民傳唱了70多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如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
一、項目概況
天心區赤嶺路街道芙蓉南路社區位于芙蓉南路1號華菱·香墅美地小區。打造社區服務三個中心:1.公共服務中心:打造功能完備的為民服務載體,把為民服務做細做實。
2.紅色文化教育中心:以紅色“趕考”文化為底蘊鋪陳,結合時代新思想,夯實基層黨建,打造特色鮮明的紅色文化教育中心陣地。
3.居民文體活動中心:多樣化活動空間打造,滿足居民活動需求,彰顯社區居民的無限活力。
二 、特色主題:重走趕考路
主題闡釋:趕考精神是奠定新中國政權基礎的重要精神之一。從聆聽“西柏坡精神”和“進京趕考”故事開始,到服務功能互動體驗,社區居民可從紅色文化、紅色影吧、VR互動、健康服務中感受“紅色社區”和“智慧社區”的新時代發展。
三、項目亮點
(1)項目主題突出,品牌響亮。以社區名稱中的“路”字為切入點,進而銜接“趕考路”這一重大命題,激活社區紅色基因,凸顯社區建設品牌。(2)建設脈絡清晰,“三個中心”一目了然。從公共服務中心到紅色文化教育中心,再到居民文體活動中心,每一個空間都是以服務居民為出發點,精心規劃,設計打磨,體現了服務為民的宗旨。
(3)紅色文化與新時代愛國情懷無縫對接。從品黨史到趕考路,到半條被子,再到代表新時代趕考路的抗疫精神和新時代廉政,每一個文化篇章的布置,都飽含了芙蓉南路社區對黨和祖國的深厚感情,凸顯民族自豪感。
(4)智慧元素可圈可點:紅色影吧、VR互動等功能規劃,讓居民在互動中感受不一樣的“智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