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洲村位于晉中市壽陽縣北部,四周皆是河谷低洼之地,人們形容下洲村為“凹中堆”,距縣城17公里,雙鳳山正南,域面積9.8平方公里,文化歷史悠久,有1500年的歷史。
下洲村在歷史上就是一個商農并舉的產業型發展村莊,清末時期經濟就很發達,因而它的古建筑,在壽陽可以說是首屈一指。作為“艾商文化”的杰出代表,整個村落布局完整,古建豐富,全村現存古民居28處,古廟宇5座,是全縣古民居保存較好的村落之一,且造型獨特,雕刻極為精美,整座建筑雕刻內容以“壽”字為主題,輔以“竹子”、“葡萄”、“桃子”、“葫蘆”、“大象”等圖案,以云紋、回紋等作為磚雕背景。門楣正中上方雕匾一方,上書“納福林”三字,門樓背面同樣有匾一方,刻“崇善德”三字,落款為道光24年(1844年),均為清代三朝帝王師祁雋藻親筆所題。門樓兩側施以影壁,上面同樣刻有精美圖案。村內還有歷經400年風雨的古槐樹、明清時期修建的古戲臺,上千年的六角亭等等。百姓民風淳樸,自古就有“吃虧是福”的村風傳承,村口“洗心泉”就是良好村風的典型標志建筑,相傳古代凡是進入下洲的人們必須先去“洗心泉”凈化心靈方可入村。
2018年下洲村根據縣委、縣政府“鄉村振興戰略”率先完成“四大革命”,對245處廁所進行改革,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到100%,修建一座50立方米的污水處理站和1800米的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統,并實現了垃圾不落地,打造了20處美麗庭院(可做民宿),這些為發展下洲村旅游業奠定基礎。2019年“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開展以來,下洲村創新“農戶+合作社+研究所”玉露香梨種植模式:下洲村村農民土地托管,太谷景田合作社種植培育,山西農業大學果樹研究所提供技術指導,簽署種植協議進行規模化玉露香梨種植,建成206畝玉露香梨采摘園,合作經營,抱團發展,規避了投資風險,實現了規模生產、利益共贏,形成以“文化+產業+旅游”的融合發展。
歷年來獲得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綠色村莊”、“中國傳統村落”、“山西省衛生村”、“晉中市文明村”、“晉中市生態村”、“晉中市法治示范村”、“壽陽縣鄉村振興縣級示范村”等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