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4-18 14:20:35
本文內容有點長,閱讀需要5分鐘
伴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已經悄悄地被網絡和工業滲透,你是否發現我們從沒有手機到手機普及、從勞動力生產到機械生產、從文字短信到圖文閱讀等變得變化;當然正如當下數字化3D展示,也是從2D時代到3D時代的演變。
今天及目3D筆者為大家整理了完整的 Web 1.0-Web5.0的變革與未來發展計劃、工業1.0是如何演變成工業4.0的、數字化3D展示時代如何解鎖360度3D互動體驗等這些相關概念及關聯理解。
首先我們是否已經感受到網絡在發展,如果你還沒有這種感覺,說明社會與科技在發展,你還在原地踏步。當下網絡從Web 1.0-Web 3.0已經完全實現,即將迎來Web 4.0和未來的 Web 5.0時代。那么什么是 Web 1.0、Web 2.0 、Web 3.0、Web 4.0、Web 5.0?
一個只能在網絡上訪問和閱讀的時代,萬維網 (WWW) 是可通過 Internet 訪問的互連超文本文檔網絡。Web 瀏覽器允許您查看包含文本、照片、視頻和其他多媒體的在線頁面,并通過超鏈接在它們之間移動。英國計算機科學家和前 CERN 雇員 Tim Berners-Lee 于 1989 年 3 月 12 日提出了萬維網。1989 年的建議旨在改善 CERN 的通信基礎設施,但 Berners-Lee 后來認識到這個概念可能會在全球范圍內使用。
1990 年,Berners-Lee 和比利時計算機科學家 Robert Cailliau 建議使用超文本“將各種類型的信息作為一個節點網絡來鏈接和訪問,用戶可以隨意在其中遍歷”。第一個 Web 服務經過構建和測試,后來僅限于萬維網。
萬維網發展的最早階段是 Web 1.0。在 Web 1.0 中,只有少數內容提供者,絕大多數用戶都是內容消費者。個人網站很流行,它們主要由位于 ISP 擁有的 Web 服務器或免費Web 托管服務上的靜態頁面組成。Web 1.0 禁止在訪問 Internet 時在網站上投放廣告。Ofoto 也是 Web 1.0 中的在線數字攝影網站,用戶可以在其中保存、共享、查看和打印數字圖像。Web 1.0 是一個內容交付網絡 (CDN),允許在網站上呈現數據。
它適合用作個人網站。它根據看到的頁面數向用戶收費。它具有允許用戶搜索特定信息的目錄。
Web 1.0 主要是一個只讀環境。Web 1.0 本質上是靜態的和單向的。公司可以在互聯網上提供目錄或小冊子來推銷他們的產品,個人可以閱讀它們并聯系企業。目錄和小冊子與報紙和雜志上的廣告相同,大多數電子商務網站所有者使用各種格式的購物車應用程序。網站上有帶有零星更新的靜態 HTML 頁面。這些網站的主要目的是向任何人提供信息并發展在線形象。
這些網站不是交互式的,更像是小冊子,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網站的用戶和訪問者可以在沒有影響或做出任何貢獻的情況下環顧四周,并且連接結構不充分。HTTP、HTML 和 URI 是 web 1.0 的核心協議。
邁入Web 2.0 強調用戶生成內容、可用性和全球最終用戶互操作性的網站。參與式社交網絡是 Web 2.0 的另一個名稱。它與技術定義的變化無關,而是與網頁構建和使用方式的變化有關。過渡是有利的,盡管發生變化時似乎并非如此。Web 2.0 允許用戶作為虛擬社區中用戶生成內容的創建者在社交媒體話語中進行交互和協作。Web 1.0是Web 2.0升級的一種形式
Web 2.0 開發采用 Web 瀏覽器技術,例如 AJAX 和 JavaScript 框架。AJAX 和 JavaScript 框架最近在開發 web 2.0 站點時變得非常流行。
人們在社交網絡上表達他們的想法、意見、想法和經驗,包括各種在線工具和平臺。Web 2.0 應用程序更有可能與最終用戶互動。Web 2.0 不僅是 Web 1.0 的新版本;它還允許更靈活的網頁設計、創意重用、升級以及協作內容制作和修改。與 Web 1.0 不同,Web 2.0 最顯著的品質之一是它鼓勵合作并幫助收集集體智慧。
Web 3.0它指的是在線使用和交互的進展,包括將互聯網轉換為數據庫。它使Web的后端在長期專注于前端之后得到升級(Web 2.0主要是關于AJAX、標簽和另一個前端用戶體驗的創新)。Web 3.0 是一個詞,用于定義幾種不同的 Web 使用和交互途徑。在這種情況下,數據是共享的而不是擁有的,并且各種服務顯示同一站點/數據的不同視角。
從機器概念化人類理解的角度來看,這尤其重要。語義網需要使用像 OWL 這樣的聲明性本體語言來創建特定領域的本體,機器可以使用這些本體來推理信息并得出新穎的結論,而不僅僅是匹配關鍵字。
Web 服務是允許計算機通過 Internet 進行通信的軟件系統。目前有數以千計的在線服務可用。然而,它們確實在 Web 3.0 的背景下占據了中心位置。Web 3.0 承諾應用程序可以直接相互對話,并通過合并語義標記和 Web 服務,通過更簡單的界面更廣泛地搜索信息。
Web 4.0 仍然是一項正在進行的工作,沒有準確描述它將帶來什么。共生網絡是 Web 4.0 的另一個名稱。人與機器人之間的共生交互是共生網絡的夢想。Web 4.0 將支持創建更復雜的界面,例如精神控制界面。換句話說,計算機將善于理解網絡的內容,并以執行的形式做出反應,并確定首先執行什么,以便更快地加載網站,以更高的質量和速度,并構建更多的命令界面。讀寫執行并發 Web 將是 Web 4.0。
它達到了臨界質量的在線網絡參與度,為工業、政治、社會等重要社區提供全球透明度、治理、分配、參與和合作。Web 4.0,通常稱為 webOS,將是一個中間件,最終將充當操作系統。
Web 4.0,通常稱為 WebOS,將成為最終充當操作系統的中間件。webOS 的功能將類似于人腦,意味著一個龐大的連接網絡。盡管對網絡 4.0 及其技術知之甚少,但很明顯,網絡正在通過結合人工智能向智能網絡邁進。WebOS 的功能將類似于人腦,意味著一個龐大的連接網絡。盡管對網絡 4.0 及其技術知之甚少,但很明顯,網絡正在通過結合人工智能向智能網絡邁進。
未來第 5 次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將社會 5.0 設想為日本應該努力的未來社會。它分為四類:狩獵社會(Society 1.0)、農業社會(Society 2.0)、工業社會(Society 3.0)和信息社會(Society 3.0)。(社會 4.0)。
網絡空間(虛擬空間)和物理空間在社會 5.0 中具有高度融合。(真實空間)。在以前的信息社會(社會 4.0)中,人們會通過互聯網訪問網絡空間中的云服務(數據庫),并搜索、檢索和分析信息或數據。
在社會 5.0 的網絡空間中,物理空間中的傳感器收集了大量數據。人工智能 (AI) 分析網絡空間中的大量數據,并將結果以各種格式發送回物理空間中的人們。人與機器之間的(情感)聯系將成為 Web 5.0 的重點。基于神經技術,許多人將開始定期參與。就目前而言,網絡是“情感”中立的,這意味著它無法識別用戶的感受和情緒。
這將隨著 Web 5.0(也稱為情感網絡)的發布而改變。eWillFine就是一個例子,因為它映射了人們的感受。用戶將在佩戴耳機時與對他們的情緒或面部識別變化做出反應的信息進行交互。
Web 5.0,感官和情感網絡。它的目標是創造可以與人類交流的計算機。對于很多人來說,這種友誼會成為一種常態。在信息社會中,通過互聯網收集數據并由人們檢查是正常的做法。
在社會 5.0 的網絡空間中,人、物和系統都連接在一起,人工智能超越人類能力所取得的最佳成果被傳遞回物理空間。這個過程以以前無法想象的方式為工業和社會提供了新的價值)。
其次在當下Web3.0時代已經成熟,我們的生活被密切連接,那么未來Web 4.0和Web 5.0時代將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體驗,我們拭目以待吧!當然,除了網絡發展,工業經歷了一場又一次變革,工業1.0是如何演變成工業4.0的呢?這些相關概念又如何理解?
機械時代又可稱為“蒸汽、機械制造”時代,“蒸汽”驅動發展,在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上半葉,首先由英國棉紡織行業組織興起了大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的變革運動,自此工業化變更第一次進入了人類的視野。
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手工業經濟轉型到以工業、社會由農業、機械制造經濟發展新模式,生產力大大提高。
電氣化時代又可稱為“電氣化與自動化、電力滲透”時代,早在1866年德國西門子提出發電機的工作原理,完成了人類第一臺自勵式直流發電機。隨即,發電機和內燃機的發明得到了廣泛引用。
機器有了足夠的動力,不再是冗長且緩慢的大家伙,飛機、汽車等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得到了飛速發展,工業也變得多樣化。通過明細的分工,以電力驅動的電氣設備組成的流水線,開創了產品批量生產的高效新模式,又一次生產力大大提高。
電子自動化信息時代又可稱為“電子信息化、自動化信息化、人機協作”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帶動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各種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產品和技術得到了明顯的進步。
應用電子與信息技術,使制造過程自動化控制程度大幅度提高。機器能夠逐步替代人類作業,不僅解放了雙手,還解放了大腦,再一次生產力大大提高。
物聯網時代又可稱為“信息物理融合系統、 智能制造、萬物互聯” 時代,工業4.0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工廠將生產設備、無線信號連接和傳感器集成到一個生態系統平臺中,這個生態系統可以監督整個生產線流程并自主執行決策。該系統利用了信息物理系統、物聯網、工業物聯網、云計算、認知計算和人工智能。
通過工業互聯網,實現工業經濟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重塑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實現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網絡的發展,也許為工業4.0時代奠定了基礎,工業4.0時代是否也給數字化Web3D展示時代帶來更好地虛擬空間體驗,每一種科技的發展背后都在推動著另一種科技的發展與升級。網絡工業如何滲透我們的生活,數字化Web3D展示時代即將來臨。我們是一家專業從事Web3D研發與3D/AR展示技術商業應用服務商,
Web3D數字化展示技術的發展與成熟,未來我們將現實生活與虛擬空間相結合,網游、網購、網聊、網銷等都可以在網絡上實現,如汽車、手機、家居行業當下采用的數字化Web3D展示技術,實現網頁環境展示3D展廳、產品和文化傳播等。下面給大家舉個例子:
汽車一直致力于打造極致用戶體驗,豐富“多元化體驗+”內涵。隨著移動互聯網和電商的不斷發展,新生代消費群體逐漸形成了線上體驗、購買的消費習慣,使便捷的數字化消費體驗成為潮流,而當前的疫情更凸顯出數字展廳等線上消費方式的重要性。
針對消費需求變化,汽車及時創新營銷模式。在推出汽車數字化3D展廳以來,已經極大提升消費者線上購車體驗,打通從用戶看車、咨詢,到用戶體驗服務,再到用戶售后服務的線上消費閉環,激活用戶需求。
汽車數字化3D展廳核心功能豐富,涵蓋經銷商信息智能展示、活動在線化、AR全景展廳、VR觀看體驗、服務智能化、車型性能展現及銷售即時咨詢。在線逛展廳形式新穎,突破時空限制,全網3D實景展示,帶來前所未有沉浸化自由逛店體驗。
不僅如此,數字化3D展示還可以360°觀看,將二維與三維空間感結合—體,可從3D多重視角看車,全面了解車型細節和產品亮點。隨后,用戶可獲取報價、預約試駕,后期還可預約維保;同時,用戶可在線咨詢,得到專屬顧問的解疑推薦,遠程多種溝通無障礙。
網絡(Web 5.0),這是網絡技術的未來計劃;
工業(4.0),這是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邁向數字化3D時代,這是企業數字化發展的必經之路。
進入工業互聯網時代,隨著各種政策利好消息的出爐,這對于初創企業、互聯網企業、制造業企業、軟件企業、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等來說都是重大利好消息。
數字化Web3D展示時代即將來臨,未來要想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朝著健康穩定的路徑發展,離不開產業鏈里企業的共同努力,這就需要傳統企業跟上時代的洪流,在數字化3D時代的變遷中迅速把握機遇實現轉型升級。可以預見到的是,在數字化發展這條賽道上,未來有望誕生更多巨頭跟獨角獸,而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將發生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