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民辦教育博物館 中國民辦教育博物館由中國民辦教育協會主辦,黃河科技學院承辦,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一座以系統收藏和保存中國民辦教育的歷史資料,全方位展示中國民辦教育發展歷史,并以此為平臺進行中國民辦教育發展研究的公益性民辦博物館。館址位于鄭州市紫荊山南路666號,黃河科技學院南校區。 |
辦館宗旨 系統收藏、保存、展示中國民辦教育發展的歷史資料,研究中國民辦教育理論,宣傳弘揚民辦教育精神,促進中國民辦教育發展。 |
博物館建筑 中國民辦教育博物館是一座獨立的具有現代特色的三層建筑,建筑面積為3332平方米,館內設計所示簡潔、大方具有現代感。 |
博物館性質 非營利性社會公益機構。 |
博物館功能作用 收藏保管、展覽展示、教育傳播、研究培訓。 |
展館分布 中國民辦教育博物館由中國民辦教育通史館與民辦教育典型學校館組成。 |
館藏展品 目前博物館共收到全國157家單位提供的各類展品2800多件。 |
展覽特色 中國民辦教育博物館在展示手段上融傳統方法與現代技術為一體,利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通過大量實物、展板、圖表、文獻資料、沙盤、模型、景觀等,全方位、立體地展示我國民辦教育的發展歷史。博物館融知識性、科技性、互動性為一體,在宣傳弘揚中國民辦教育務實創新精神的同時,注重培養觀眾的科學精神。 |
|
|
歷史長廊主要是通過8塊全息屏,以豐富的視圖信息,展示春秋戰國一直到今天中國民辦教育的發展狀況。在待機狀態下,屏幕會自動展示當代中國民辦教育的領軍人物。 | ![]() |
鴉片戰爭之后,西方教育傳入中國,中國教育開始由傳統教育向近代教育轉型。清末的“廢科舉,興學!背蔀橹袊逃d起的標志。組成近代民辦教育的基本力量有三種:一種是如萬木草堂之類的傳統書院、私塾等舊式民辦教育機構;一種是南開中學之類的由中國官僚、商人自辦的新式學堂;一種是西方傳教士在華開辦的教會學校。 進入民國以后,新式教育已經深入人心,更多的有志之士走上了教育救國、知識救國之路,對平民教育、職業教育進行了大量的探索,為中國教育的國際化和本土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 ![]() |
|
新中國成立后,民辦教育在社會主義辦學方針的指導下,初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民辦教育發展之路。 | ||||||
根據國內對民辦教育的研究成果,新中國成立后民辦教育的發展,可以劃分為“社會主義改造”階段、“十年文革”階段、改革開放后的復蘇階段、蓬勃興起階段和快速發展幾個階段。 | ![]() |
|||||
|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同意,由國家教育部和民政部正式批準,于2008年5月17日正式成立的國家一級社團法人單位。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是由全國各級各類民辦教育機構和民辦教育工作者自愿結成的、行業性非營利社會組織。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的業務主管單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登記管理機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 ![]() |
|
企業分類導航
![]() 本站實名:數字展示在線 國際域名:www.axyo.cn
Copyright © by SZZS360.COM 數字展示在線 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48947號-2 郵箱:web@szzs360.com 廣告聯系:+86-755-23761247(十六線) QQ在線客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