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影院
網上展廳
規劃成果公示
歷代建筑
古城記憶
網上展廳
未來影院
全三維畫面生動地介紹了安陽從三千余年的歷史到未來2030年的遠景規劃宣傳片,片場約8分鐘。
影院選用120度環幕,結合立體組合音響系統,打造了一個充滿科級感超大視聽體驗的弧幕影院,弧形的畫面、超寬的視覺,給人們以身臨其境的視覺體驗。
|
 九大產業集聚區產業集聚區以光纖式精品模型的形式展示了安陽市九大產業集聚區規劃情況。涵蓋了冶金建材、煤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食品加工、紡織和信能源7個優勢主導產業。 |
 園林生態規劃園林綠地水系規劃在軟式LED燈箱數碼叢林為背景的映襯下,給人仿佛身處綠色森林之中的幻覺,參差不齊的數碼叢林又如一個個山巒的倒影,營造具有歷史文化名城特色的“綠為脈、水為魂、景如畫”的生態園林城市。區域中心展示了中央商務區的精品水晶模型。 |
 旅游規劃旅游規劃區域弧形櫥窗和燈箱照片選取具有代表性質的太行山、中國文字博物館、航空運動滑翔基地、岳飛廟等重點旅游景點,結合安陽名勝導游圖,凸顯安陽旅游的亮點規劃。中間設置的高科技展項多點數碼觸摸桌,可以查詢到安陽旅游景點的具體情況,全方位的展示這座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風景名勝。 |
 VR自駕游在與投影的完美結合下,設置飛機或汽車兩種模式可供參觀者體驗,使參觀者深度游覽安陽市中軸線兩側的城市風景,體驗安陽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 |
 城市水系景觀規劃通過圖文展板展示洪河景觀規劃、環城河景觀規、中軸線水系景觀規劃、南水北調景觀規劃和羑河景觀規劃。 |
 城市中軸線城市中軸線是歷代城市發展及其規劃、建筑師的最高水平體現,是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城市文化標志。 |
 道路交通規劃采用壁掛光纖式模型,將安陽的交通規劃網絡制作成發光地圖動態效果,以不同光電突出高速公路、干線公路、鐵路、航空港和陸路港,展示了安陽連南貫北、承東啟西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
 基礎設施規劃基礎設施規劃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港口,橋梁,通訊,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氣,供電設施和提供無形產品或服務于科教文衛等部門所需的固定資產,它是一切企業,單位和居民生產經營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質基礎,是城市主體設施正常運行的保證,既是物質生產的重要條件也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條件。 |
 公共設施規劃 |
 總體規劃模型總體規劃模型占地600平方米,按照1:800的比例制作而成,在劇場式的模型演繹空間內,通過巨大的模型沙盤、巨形LED弧形屏和舞臺燈光配合氣勢恢弘的音效實施三位一體動態演示,展示安陽市的城市總體規劃、主城區發展戰略規劃、城市區規劃、交通規劃、生態規劃、公共基礎設施規劃等,給人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使參觀者對安陽市的規劃藍圖留下深刻的印象。 |
 老城記憶安陽老城街道的開設更有一番名堂,號稱九府、十八巷、十八羅漢街和七十二胡同。 |
 歷史印跡安陽,簡稱殷、鄴,七朝古都,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500年建都史,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中國航空運動之都,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中國文字博物館、紅旗渠、曹操高陵所在地。被考證的華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在這里出土。安陽殷墟是世界公認的現今中國所能確定的最早都城遺址,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譽。 |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是從保護城市地區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及其環境為重點的專項規劃,是文物管理和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
 歷史建筑保護、270°古城影像體驗空間270°古城影像以國內首創技術展示古城風貌、城池變遷,通過極富震撼力的全景高科技影像和嵌地式古城復原模型,配合大氣恢弘的音樂向您全面講述古老彰德府的故事。 |
 小南海時期洞穴小南海原始人洞穴遺址,位于安陽市西南25公里的北樓頂山之腰,座西朝東距小南海近一華里,乃一溶巖洞穴。這是中州地區唯一的舊石器時代遺址,1963年被頌為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歷史沿革安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3300多年的歷史,與西安、北京、洛陽、南京、開封、杭州并稱中國七大古都。安陽是甲骨文的故鄉,《易經》的發祥地,岳飛故里,紅旗渠精神的發源地。 |
 城市客廳城市客廳是把這個城市的歷史、發展、未來、文化的東西都綜合展現在某些特別的的人文景觀之上。 |
 歷史沿革簡表 |
約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自奄(今山東曲阜)遷都于殷(今安陽市區小屯村),安陽遂為殷商國都。殷商王朝,在此歷8代12王。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姬發率諸侯之師,與商紂王戰于牧野(今淇縣西南),紂王兵敗自焚,殷亡。周滅殷后,分畿內地為邶、?、衛3國,安陽隸屬衛。魏文侯七年(前440),建都于鄴,以西門豹為鄴令,安陽為都畿之地。春秋時,先屬衛,后屬晉,稱東陽。戰國時,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改為安陽,安陽之名始見史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行郡縣制,始置安陽縣,隸屬邯鄲郡。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先后建都于鄴, 安陽均為屬地。北周大象二年(580),楊堅輔政,相州總管尉遲迥不服,發兵討楊堅兵敗自殺,楊堅下令焚毀鄴城,并徙相州、魏郡、鄴縣治所及鄴民于鄴南40里之安陽城,安陽城遂為相州、魏郡、鄴縣治所。隋大業元年(605),廢相州,存魏郡,治安陽,領11縣。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復改魏郡為相州,領8縣。宋初,相州隸屬河北西路,并置彰德軍節度。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彰德升為府,領5縣。明、清亦稱彰德府,領6縣1州(磁州)。民初,沿清制。1932年10月,國民政府在省下設區,安陽為河南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領11縣,直到1949年5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為止。 |
 三陽開泰三陽開泰是用紅黑兩種色釉組成的。 |
 印象安陽安陽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我國八大古城之一,歷史文化的積淀,使這座古城很有韻味,古樸,安靜,讓人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