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的央視跨年盛典以“啟航,看中國”為主題進行創意、設計、實施。用藝術創造經典,以作品寄托情感,融入了對祖國的熱愛、對時代的感念、對生活的禮贊、對未來的篤信,結合2019年中國發生的大事、喜事,如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中國女排以11連勝戰績獲得世界杯冠軍,大興機場、京張高鐵投入運營,世園會、進博會成功舉辦等等事件,以“2019年閃亮的記憶”為核心,講述中國故事,營造中國人民跨年迎新的喜樂氛圍。 整場晚會劃分為“我最,幸福”、“共迎,小康”、“夢想,成真”、“青春,永遠”、“你好,世界”、“中國,加油”、“英雄,萬歲”、“寄語2020”8個節目群,每個節目群由“故事專題《閃亮中國》”、“節目表演”兩部分構成。 今年的晚會制作還有一大亮點則是以書信為載體,以主人公寫信給最想表達的人的方式來講述他們2019年的經歷、感慨、新年愿望等故事。信紙、信封的呈現都具有人文氣息和儀式感,在寒冷的冬天里“見信如晤”能讓人心頭一暖。 |
今年的舞美應節目需求做了再度升級,舞美設計師韓海濱、孫成龍以“啟航駛向新的征程的時代巨輪”為舞美主題展開設計,打造立體式舞臺。舞臺主視角造型為一艘巨輪,巨輪為引領者,承載著希望與夢想,跨越時代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今年的舞臺可以用“硬核”來形容,主表演舞臺為鋼結構,總面積達到了310平米,船艏部分的鋼結構最大懸7米跨度,實屬罕見。巨輪舞臺周圍被一條260平米的環道包裹,在巨輪舞臺與環道之間還設置了280平米的水域區域,“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為力量、為廣闊的大洋,讓巨輪能夠遠航,設計師希望,展演嘉賓將在這里講述屬于中國的故事,為迎接新時代而發聲! |
舞美效果圖![]() |
![]() |
![]() |
![]() |
為豐富舞臺的功能性與多樣性,舞臺上增加了諸多裝置與道具,單是營造海洋氛圍就使用了24組噴泉,100米霧森,5套大功率干冰機,4臺雪花機。除此之外,為配合節目表演,制作了大道具20多種,設計定制道具80多個,這些道具整體設計風格以簡潔的視覺結構為基礎,材料的選擇以淺色系亮面及反光材料為主,強調道具設計的構成感,色彩以暖白為主基調,搭配復古系列的暖色燈泡,用來營造溫暖的新年視覺氛圍。大道具設計在舞美設計進場施工之后才正式開始,共20類80多組,留給設計及制作的時間非常短暫,制作小組在接到任務后,分為兩個小組制作,以保證工期順利完成。 |
舞美道具圖![]() |
![]() |
![]() |
![]() |
![]() |
![]() |
在設計理念上如果說這次的舞臺是一艘航行中的游輪,那燈光設計既是將空間變成神秘夢幻的海洋世界又是將這舞臺變成游輪中浪漫華麗的劇場。—燈光設計王喆 |
燈光結構吊裝圖![]() |
吊裝燈具分布圖![]() |
舞臺區域燈具分布圖![]() |
第一道吊掛弧安裝圖![]() |
由于時間緊迫,節目眾多為燈光組帶來不小難題,整個晚會有60多個節目,燈光組需要在一周的時間內全部設計及編程出來,燈光組幾乎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 本次晚會整個燈光系統工程也非常龐大,一共使用了6張控制臺、52塊NPU網絡擴展器,相當于兩場國際大型體育場開幕式的容量,對系統工程師來說也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
整場晚會的視覺風格以海浪為主要元素,襯托大船啟航的氛圍。而此次視覺設計的重點就是“突破”,如何打破觀眾對傳統央視晚會的刻板印象是這一次導演團隊攻克的重點。總導演對視頻設計的要求很明確,就是不要充滿屏幕,而是要大膽留黑,營造“節日情境”,讓觀眾真的能夠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氛圍當中。 整場晚會的設計解構復雜視覺元素,化繁為簡,再利用屏幕變化與矩陣燈的組合重新建構場景,最大程度弱化舞臺邊界的局限性,打破空間限制,為電視晚會的呈現帶來更好的代入式體驗。 此次跨年晚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節目數量多,為了保證每個節目都能達到最好的呈現,導演組對不同類型的節目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像《日不落》這樣的節目,要營造出演唱會的氛圍,增強現場的互動性。導演選擇了極具風格的玻璃碎片造型,配合燈光設計、激光使用,為觀眾帶來了極具個性,富有感染力的現場。《驚喜派對》《紅日》《我怎么這么好看》等歌曲還嘗試了很多潮流元素,色彩差異化明顯,幾何元素的架構,也都是極具視覺沖擊力的。《朋友圈》這樣的節目,導演更是強調用場景烘托情緒,用視覺語言講述敘事,引發共鳴,演繹精彩。 |
《日不落》視覺設計參考圖![]() |
《朋友圈》視覺設計參考圖![]() |
《朋友圈》環形軌道設計參考圖![]() |
精良的制作與硬核的舞美,絕對值得期待一下!據悉,節目將于2019年12月31日晚八點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綜藝頻道(CCTV-3)、音樂頻道(CCTV-15)并機播出,央廣音樂之聲、經典音樂廣播、文藝之聲同步播出,大灣區之聲、國廣HIT FM適時播出! 燈光設計:王喆 燈光系統工程師:張金鎖 燈光工程技術團隊 東方尚為(北京)科技設計公司 山川映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