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學法是學校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但這種方法中的所謂情景,一般來說,畢竟只是通過語言、文字的形式加以師生的想象構成的,它的真實性有限。數字化情景仿真教學與訓練是建立在先進的互聯網和計算機系統平臺的基礎之上,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控制軟件與教學軟件搭建的一個高度智能化的,具有動態靈活、交互性強、逼真性高的系統平臺。讓學生在高度仿真的場景中掌握知識、訓練技能和培養能力,因此成為現代各種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培訓中最受歡迎和追求的方式之一。它可以廣泛地應用于職業教育的實訓,甚至是在普通教育的實驗學科或綜合實踐活動中。
情景仿真教學與訓練的主要環節
1.教學:教師可利用該系統進行正常的教學活動;
2.學習:學生參與其中,或充當角色,參與互動,提問對答。學習相關知識和操作技能,掌握工作流程;
3.訓練:模擬實踐中不同部門、不同企業、不同工作崗位的不同角色,利用模仿真實場景地進行技能的訓練
4.評價:專家、教師或學生之間皆可現場點評操作者的表現,現場實景采集的音視頻資料均可回放觀看,定格講評,生動直觀,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給出合理的評價。
情景仿真教學與訓練的特點
1.實踐性。情景仿真不同于傳統的課堂傳授方法,而是通過設置一定場景仿真出復雜情況,引導學員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真正實現“從實踐到理論,再由理論回歸實踐”的培訓要求,使學員在模擬中獲得體驗和感受,從而培養技能和能力。
2.綜合性。情景仿真通過設置一定的場景,并使該場景所涵蓋的外延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促使學生在分析解決問題時可以把以前所學知識和技能盡可能多地綜合運用于一個具體的問題情景中,從而提高學員用發展的、聯系的、全局的眼光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參與性。在情景仿真中,學和自始至終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只起組織和指導的作用,全過程的參與促使學生充分調動他們各種能力,觀察、分析,探討、交流,這是與單向的課堂講授完全不同的。
4.實效性。運用情景仿真教學手段,形象直觀,環境與過程逼真,有利于實踐能力開發;同時利用模擬場景,可有效解決某些理論原理難以形象化講授、某些課題知識點難以通過實踐加以驗證的問題,是解決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脫節的有效方法,具有很強的實效性。
情景仿真教學與訓練的作用
1.理論聯系實際的橋梁。情景仿真極具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再現了現實工作或實踐的真實場景,開辟了一條從課堂走向現實社會的途徑,做到理論教學與能力培訓的有機統一,能在一定程度上落實“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針。
2.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情景仿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的學習心態,學生之間及學生與教師之間專心投入,高度融合,互動性強。
3.提高了學生的社會認知和實踐能力。從模擬案例的構思、角色的選配、場景的設計到投入模擬案例演練,在學生面前再現現實生活的事例,對在實際中如何運用相應的理論方法研究、分析、處理問題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情景仿真教學與訓練操作的要點
情景實訓操作的要點在于預。先設置情景任務,輔之以相關的道具,以動手的形式和情景再現的方式,將相關工作或實踐場景的運作過程直觀、形象、連貫地再現出來。通過對所學的理論知識所包含技能點的分析、 梳理和歸納,提出七個技能模塊并設計相應的情景實際訓練項目,每一個場景實際訓練項目都由訓練目的、訓練任務、操作時間、訓練場景或地點、相應的道具或平臺、訓練的操作指導和結果考核標準等若干個部分構成。
情景仿真教學與訓練主要適用的能力培訓
1.崗位工作技能。通過情景仿真能夠讓新手獲得崗位工作技能的最佳方法,使學生在角色演練中體會到某些角色(崗位)的地位、作用、處境、工作要領,并在情景仿真中很快掌握操作要領和關鍵技術。
2.問題處理和對策能力。在一個更加開放、多元和飛速發展的社會中,實踐中、工作中面臨的變化會越來越多,在情景仿真中,一般來說,每位學生最初都會根據以往的經歷作出解決問題的經驗性對策。但在訓練中,其他人提供的相關信息可能會激發學生重新思考,每種個性的解決問題的風格會更容易暴露在教師眼里,有利于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輔導和培訓。
3.預測實際問題的能力。情景仿真的分析材料常常選擇現實中的難點問題,通過培訓活動,讓學生在模擬事物變化發展的各個環節思考分析,有利于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創新潛能,找出自己能力上的不足,從而增強對實際問題的預測與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