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8日上午,科技教育•創享未來“互聯網+教育”創新周在北京•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盛大開幕,這標志著為期17天(5月28日—6月13日)的“互聯網+教育”創新周活動拉開大幕。
本次創新周活動在海淀區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由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委會主辦,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互聯網教育商會承辦,桃李資本、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MOOC中心、未來工場、芥末堆、創客總部、校長邦、學堂在線協辦,得到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決勝網、北京大學校友創業聯合會、北京巧克互動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通銘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互聯天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頂你學堂、華文慕課等機構的支持。
本活動也同時得新華社、中新社、中國教育電視臺、海淀電視臺、參考消息、北京商報、《中國科技產業》雜志、《在線學習》雜志、《創業天下》雜志、中關村雜志、北京人才市場報、海淀報、金融界、新浪教育、中國教育網、豹眺網、MOOC公眾號等媒體的大力支持。
5月30日上午,在線教育知名企業互聯天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移動學習”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MOOC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智慧教育的實踐和新維學習空間站體驗”活動,眾多業界專家、院校學者和企業精英參加了本次活動。
與會專家、學者把脈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從不同維度解讀智慧教育;共同體驗“新維學習空間站”的創新模式,構建成一道“互聯網+教育”的創新風景線,成為本次創新周的獨特亮點。
近年來,隨著國家教育信息化進程的逐步推進,教育教學創新日盛一日,校園建設逐漸由數字化向智慧化轉變,原先單純的軟硬件搭建已經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智慧教育建設迫在眉睫。然而,現階段智慧校園建設,總體上仍然側重于校園本身的建設,在應用上還是沒有擺脫數字校園的思維,缺乏頂層設計和理論層面的指導與關注。
真正面向整體和全局的智慧教育到底該如何建設?如何讓頂層設計落地呢?
智慧教育的實質就是通人性,進行深度人性化設計,提供給教學便捷、高效、可靠的人性化平臺和服務,而智慧教育的核心是貼合教學全流程的服務,將貼合式服務貫穿于教學、管理、環境、資源建設、情境感知、資源建設、數據分析、即時互動等各個環節。因此,智慧教育建設內容應該包含智慧教學環境建設、智慧教育資源建設、智慧教育管理和智慧教學服務四個方面,創建一個以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語音識別技術、圖片識別技術等為代表的不斷發展的教育服務生態系統,讓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任何人都能成為知識的獲取者、使用者、共享者、評價者和創造者,讓教育成為惠及全社會的大教育體系。這也是一直在倡導和踐行的思維理念。
據介紹,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移動學習”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MOOC研究中心、互聯天下公司等聯合創建的“新維學習空間站”,是智慧教育的嘗試與創新。
互聯新維學習空間站是將先進理念和科學技術融于一體、時刻關注教與學的自由發展、集成了多種媒體的課堂;新維學習空間站具有人性化、智能化、交互性、開放性、混合性和生態性等特性,主要技術包括云端技術、泛在網絡技術、多屏顯示技術、智能語音識別技術、智能筆記識別技術、智能實錄技術、多終端交互技術、音視頻互動技術、移動端同步直播技術、智能環境控制技術等。
總而言之,互聯新維學習空間站是智慧教育的重要創新,是“互聯網+教育”的一次全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