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走質量型、內涵式發展之路”的總體要求,第十三屆文博會“市場化”“專業化”特色更加突出。屆時,將有2302家政府組團、企業和機構參展,參展數量比上屆增加5個。相比往屆,本屆文博會政府組團的結構和質量更加優化,“市場化”“專業化”組展程度更高,展品質量和文化內涵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政府組團結構質量優化
本屆文博會以迎接黨的十九大為主線,將有2302家政府組團、企業和機構參展,參展數量比上屆增加5個,政府組團結構質量優化,組展內容亮點紛呈。
本屆文博會將第八次實現全國31個省、區、市及港澳臺地區全部參展;第四次實現廣東省21個地市全部參展,努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粵港澳深度合作。此外,烏魯木齊、哈爾濱、長沙、蘇州、徐州、南通、撫州等地市也組織重點文化集團、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小文化企業參展。其中,江西撫州、深圳市大鵬新區等均屬首次組團參展。
1號館文化產業綜合館是文博會展覽內容最豐富、規模最大的展館,主要展示“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各省、區、市文化產業重點領域的最新發展成果、文化體制改革成就和地方文化產業政策、投融資項目等。
在1號館中,眾多展團攜本省、市、區文化產業亮點參展。內蒙古展團由27家企事業單位組成,文化產品范圍涵蓋文化文物創意產品、皮藝制品、蒙古族現代美學設計品、民族演藝、蒙古族傳統手工藝品及原創動漫等十幾類,涵蓋了內蒙古文化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其中有20家文化企業為首次參展。
龍頭機構、核心層企業比例高
本屆參展龍頭機構、核心層企業及品牌企業參展比例更高,更加注重“專業化”。記者了解到,本屆文博會將組織更多龍頭文化企業和機構參展,全面提高全國文化產業龍頭,尤其是央企和“國字號”企業的參展數量,組織中國優秀文化產業園區和示范基地、文化企業30強、文化產品出口重點企業等龍頭文化企業、產品項目參展。華僑城、中孚泰、深圳博林文創等全國文化產業龍頭企業都將亮相。
華僑城將以“創想,為分享”為主題,采用“線下+線上”“1+6”的立體化方式參展。“1”是指在主會場整體展示其新戰略,“6”是其旗下有六個單位入選分會場,分別是甘坑新鎮、華僑城創意文化園、深圳歡樂谷、深圳歡樂海岸、錦繡中華·民俗村和深圳世界之窗。各家分會場已形成自己獨有的品牌特色。華僑城還將創新性地引入“IP+VR/AR”的個性化體驗,為廣大市民打造一場有文化、有科技、有互動、有萌感的文化盛宴。
博林文創作為一家集文化創意、文化投資、創意創業孵化為一體的文創企業,秉承“啟蒙、傳承、融合”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中華文化全球推廣交流平臺”。本次將在文博會展示博林文創空間的《天工開物·萬古》《漢字傳奇》《儒·德行》三個項目。
南山展區將有45家代表性文化創意企業,其中包括騰訊、華強方特、環球數碼等行業領軍企業,全面展示南山區的文化產業優勢、特色和產業生態。
專業服務讓文博會結構更優
為打造一屆質量更高、結構更優的文博會,本屆文博會在服務方面也有所提升,更加“專業化”。比如全面完善了《文博會服務質量標準化手冊》,對各個環節進一步量化標準,大力提升組展質量和專業化服務水平。同時,優化展館內交易洽談區的設置,為專業采購商、參展商洽談創造更好的交易環境。
同時全面升級了文博會數據庫系統,以大數據帶動文博會實質性交易。整合文博會多年積累的數據資源,進行大數據市場研究,有效促進參展商和采購商的交易。
首次推出“文博會版權通”
本屆文博會特別注重對知識產權保護。記者了解到,組委會將在主展館成立知識產權工作站,開展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宣傳,受理文博會期間的知識產權投訴,開展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進行查處,為參展作品提供免費版權登記服務,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氛圍。
此外首次推出“文博會版權通”平臺,為全館客商提供專業化的版權保護服務,如互聯網版權快速授權、版權查詢、版權保護、監測維權等全面的版權服務等,使參展文博會的展品版權隨時隨處可查詢、可交易、受保護。
為強化新媒體建設,本屆文博會還首次推出“VR全景看文博”,可通過手機720°呈現展會盛況,進一步推進“掌上文博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