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華燈初上、良辰美景都比白天更讓人傾心。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人體大腦夜間處于“思維中樞”活躍度減弱的狀態,產生“不安分”因子,易受情感支配,夜間旅游產品也就更容易引發游客的情感共鳴,這些“不安分”因子則是旅游目的地夜間營銷的最佳切入口。
夜游珠江、西湖夜泛、夜游沈園、三亞千古情、重慶嘉陵江游船、成都寬窄巷子夜市、上海外灘等,曲藝歌舞、美食夜市、觀光游船、音樂噴泉、科技燈秀、住宿體驗、實景演藝、情景劇場……形形色色的夜游產品讓旅游目的地的夜晚流光溢彩,為游客帶來更豐富的旅游體驗,觸碰這座城市獨有的文化和故事,被夜間業態的魅力所吸引,想在旅游目的地停留得更久一點。
完美的燈光照明設計、獨一無二的夜間演藝、夢幻創意的燈光水秀、貼心的住宿體驗,并結合節日推出主題式節慶活動,能夠有效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打造旅游目的地“核心產業”,有利于不斷延伸經濟鏈,打破傳統枯燥的“門票經濟”,以“白+黑”的經營策略,激發游客二次消費動機。
每年都會舉辦戲劇節的烏鎮西柵,已然將擁有多個世界級經典劇目的戲劇節事活動變為“烏粉”們每年前往烏鎮西柵度假的理由之一。與此同時,伴隨烏鎮戲劇節的開啟,也將迎來短時度假及人均千元級的旅游消費行為。
橫店《夢幻圓明》水秀節目就利用了水幕投影、多媒體空間水秀、火焰特效、水幕水炮特效、山體演出光影秀等科技項目,打造了一場大型激光多媒體奇幻水秀,將傳統故事與現代科技融合創新,為游客帶來震撼的視聽盛宴,透過光影藝術為游客帶來獨特的夜游體驗,助力旅游目的地豐富夜間旅游形式,提升旅游目的地魅力。
相比較嚴控成本的“只求收益”,“爆款策略”往往更加奏效。打造爆點產品,不僅要考慮如何將其合理化外化,全方位塑造鮮明而獨特的度假場景,還需圍繞IP進行全方位場景設計,不僅在于景觀打造、材質運用、建筑風格、環境營造等外化的空間元素,還包括夜間業態、體驗活動、人文服務等軟性元素的豐富與支撐,形成代表性“核心產業”。
被譽為“東方禪意旅居度假目的地”的靈山小鎮•拈花灣傾心打造、向中國千年禪文化致敬的夜游活動《禪行》,以靈山小鎮•拈花灣的山水禪境和唐風宋韻的景觀建筑為載體,借現代數字多媒體技術和舞臺表演藝術,創造了觀演融合、文旅一體的深度旅游體驗,利用景區的自然風景與光影效果的結合營造了美輪美奐、詩意空靈的演出意境,在一片星光花海間生動演繹了禪宗的法脈源流和精神內涵。
旅游目的地應明確旅游景區文化定位,搶先開拓“夜游”這片藍海,重點培育夜間觀光游憩、文化休閑、演藝體驗、特色餐飲、購物娛樂五大夜游經濟產業,形成一批與區域商鋪發展相融合、具有一定帶動輻射功能的特色夜游消費街區,推動“白+黑”業態產業的相互融合,促進旅游目的地形成完整的旅游生態體系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