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6-17日,由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世博管理局、浦東新區世博地區開發管理委員會戰略支持,諾本集團承辦的第四屆中國博物館行業創新發展論壇在上海世博地區成功舉辦。來自政府機構、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及優秀供應商企業的百余位代表出席了此次論壇。
本屆論壇為行業內專業人士提供了經驗交流的平臺,不僅有來自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的專家領導帶來各自對博物館未來發展的見解,更有優質的解決方案供應商帶來實際案例分享,大家共同研究行業內關注的熱點話題,同時也為尋求合作的企業搭建橋梁,實現互利共贏,共同促進中國博物館行業的長遠發展。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世博管理局、浦東新區世博地區開發管理委員會文化發展處處長陸毅先生致賀辭。
加拿大蒙特利爾美術館理事長兼館長Nathalie BONDIL發表了題為《未來就是現在:博物館的一些新趨勢》的精彩演講,分享了未來博物館的發展趨勢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博物館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蒙特利爾美術館是加拿大最具影響力的美術博物館之一,館內收藏了世界各地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繪畫、雕塑和裝飾品以及遠古器具等藝術品,并在加拿大國內外舉行各種大型展覽,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BONDIL表示,在21世紀,藝術之于人們的健康就如同上世紀體育運動之于健康一樣。藝術有益身心健康,能像體育鍛煉那樣促進人體分泌令人感覺良好的激素,有助于患者緩解從慢性疼痛到抑郁、焦慮等多種疾病的癥狀。在蒙特利爾美術館眾多合作形式中,關于藝術如何影響健康的臨床試驗無疑是最令人難以置信的。BONDIL告訴大家,在眾多藝術療法試點項目中,美術館與加拿大無國界醫生協會創建了世界首創的“博物館處方”,參與試點的醫生可為患者開出參觀博物館的處方,每次免費參觀人員最多包含2名成人和2名未成年人。適合“美術館療法”的疾病包括精神問題,飲食紊亂,甚至糖尿病和高血壓等。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成軍帶來了《關于“智慧國博”建設的若干構想》,分享了國家博物館“智慧國博”項目的建設目標、建設體系和重點工程。
2018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啟動了“智慧國博”項目,以先進科技手段,推進博物館運營管理的智慧化,計劃到2021年初步建成設施智能化、數據融合化、管理高效化、服務精準化、安防協同化的“智慧國博”運營服務體系,實現應用系統之間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以藏品信息為核心的相關數據,滿足公眾展覽參觀的需求,同時還要完成對老舊設備的更替,通過云端設備的方式實現資源共享。人才方面,將通過外部引用和內部培訓提高相結合的方式來培養復合型人才。此外,陳成軍和大家介紹了“智慧國博”建設的任務體系,并針對核心業務、行政管理、運維支持三大板塊中的十大重點項目展開了介紹。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胡江演講的題目為《新時代下城市博物館的創新與發展》,他和大家介紹了上海博物館的發展歷史,分享了上海歷史博物館作為一座綜合性城市歷史博物館,在新時代下所背負的新使命、新功能。
21世紀,博物館的使命從原本的收藏、保管、鑒定向高新科技、城市引擎和社會互動轉變,未來體現的將是國家意志、世界價值和人類命運。胡江表示,大眾在走出博物館后對文物的知識仍然掌握甚少,究其原因還是缺少了解文物背后的知識。上歷博在建造過程中,通過生動的故事、具有體驗性的展覽形式、同時利用互聯網數字技術,讓文物不再緘默不語,而是重新煥發生命力,向觀眾展現上海的歷史。館里還引入了多種多媒體互動裝置,注重新媒體及視覺技術的應用,在虛實互動中呈現歷史。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館長辛禮學帶來了《“互聯網+文創”一體化平臺與發展模式初探——以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為例》,分享了南海博物館的四大核心平臺以及在文創產品開發方面的舉措和成果。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是國際一流的大型現代化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旨在展示南海人文歷史和自然生態,保護南海文化遺產,促進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交流。館內構建了包括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運行和智慧文創四大核心平臺。辛禮學重點和大家介紹了南海博物館在文創產品設計方面的工作。南海博物館文創大數據一體化平臺將館藏素材元素分為3級,分別是館內特有的元素素材,與南海有關的歷史文化素材,與南海、周邊國家文化元素以及海上絲綢之路有關的文化素材,最終形成金字塔形的數據庫,為后來的文創產品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撐。目前南海博物館最大的文創開發項目就是與盛大游戲合作開發的以《更路簿》為題材的創意游戲,通過游戲的形式弘揚南海文化遺產,展示南海及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助理周旸演講的題目為《大匠無形 再造芳華——中國絲綢文物設計素材及文創》,她和大家展示了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庫及中國絲綢博物館對設計素材的提取和“再造”過程。
中國絲綢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及首批文創試點單位,是世界上重要的紡織品服飾類博物館之一,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紡織類專題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通過對絲綢文物知識(技術與藝術要素)的科學分析、整合,結合信息技術對絲綢文物設計素材進行再設計和再創新,實現了研究成果的產業化,開發絲綢文化新品62個系列,共224件。通過項目研究,集成關鍵技術突破,實現絲綢文化藝術品、服裝服飾品和家紡用品生產的技術師范。近年來,國絲館與世界各地的學術機構加強合作,成立了“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開展了大量的合作項目,正在讓精美的絲綢和博大的絲綢文化,沿著絲綢之路,走向世界,走向人類的美好明天。
浙江省博物館副館長蔡琴以《博物館民主化進程與新媒體建設》為題,和大家分享了數字化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如何助推博物館民主化的進程。
其表示,博物館是一種進步的文化形式,它的誕生和發展與社會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博物館與社會的關系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博物館角色和功能的轉變。觀眾的身份具有多樣性,博物館空間具有多樣化功能,要注重觀眾與博物館的關聯關系,實現信息公開,尊重觀眾自由意志,重視觀眾對博物館的話語權及其對歷史文化遺產的自我闡釋。隨著近些年來博物館參觀人群的構成越來越復雜和廣泛,博物館的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大,用運營產品的方式來經營新媒體平臺,才能更好發揮出它們的優勢。
此外,蔡琴和大家介紹了浙江省博物館的四大新媒體傳播平臺,并展示了如何利用各種新興媒體,打破博物館與普通觀眾之間的層層壁壘,以更加開放、平等、包容的姿態使博物館成為“資源共享者”,努力實現公眾、社會、博物館三者之間的互動。
四川博物院宣傳營銷部主任張衡帶來了《博物館展覽的宣傳營銷淺論——一以“蜀寶進京”策劃案為例》,分享了四川博物院在“古蜀華章——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巡展中的宣傳推廣策略和手段。
2018年7月19日,“古蜀華章——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展”在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210件古蜀遺珍,其中132件一級品,勾勒出古蜀文明發展過程中華美的篇章。此次展覽通過視頻宣傳、萌寵代言、微博超話、文創設計、H5互動等形式展開推廣,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關注。線上媒體方面,活動發起的超級話題#蜀寶進京#閱讀量到達了8915.4萬次。展覽通過微博發起“你心中的古蜀文物TOP1”評選活動,并將專家講座與#傳統文化大講堂#話題聯合,實現了線上觀看的公眾互動。同時,“靈魂畫手”線上活動以及為吸引年輕人關注展覽而開發的“青銅王者”互動小游戲也得到大量公眾的參與。
此外,整個展覽期間,通過70余家媒體發布相關新聞超過230余條,專題報道60余篇,并借力央視宣傳平臺《如果國寶會說話》節目,重點推送“古蜀華章”網紅文物“戰國水陸攻戰紋銅壺”,帶動了全體網民對于“蜀寶”的關注。
第一天下午最精彩的小組討論題目為:互聯網時代下博物館如何吸引新的觀眾?該討論由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館長周天游主持,浙江省博物館研究館員張永春、四川博物院宣傳營銷部主任張衡、南京市博物總館六朝博物館綜合業務部主任張蕾積極參與了討論。嘉賓們紛紛結合自身所在單位的經歷和經驗,就如何高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數字化媒體擴大傳播、吸引觀眾等話題表達了各自的觀點。臺上臺下積極互動,將第一天論壇推向了高潮。
第二天的論壇以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文化創意與經營部主任王文軍帶來的《開放的恭王府 打造文創2.0》拉開帷幕,他和大家分享了恭王府關于文創產品的開發經驗和成果。
王文軍表示,恭王府以“創意是核心、模式是關鍵、市場是根本、管理是基礎”作為文創產業發展的核心理念,依托文化資源、藏品資源、展覽活動資源和公共教育及研究資源,提煉和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價值,開發與博物館藏品和展覽相配套的文化創意產品,不斷拓展和延伸自身的文化傳播功能。王文軍告訴大家,恭王府不僅僅是要開發、賣出文創產品,更重要的是建立、推廣文化品牌,以提升文化影響力和傳播力為目的,其次才是創收力。因此,恭王府將品牌宣傳作為常態化推廣手段,通過宣傳片、展會營銷等形式開展品牌宣傳。未來恭王府將突破“博物館資源只能為博物館所用”的舊思想,積極完善文創基礎工作,試驗探索多方合作機制,延續“恭王府+”的戰略思維,進一步提高打造文化品牌活動的能力。
上海博物館文化創意中心主任胡緒雯演講的題目為《博物館展覽與觀眾的互動》,她以上博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為例,和大家分享了如何通過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博物館社會效益最大化。
胡緒雯表示,一個好的展覽能夠激發文化和創意碰撞,并影響到觀眾群,是文化傳播的良好載體,也是博物館品牌價值的延伸。通過文創互動可以使展覽變得更為豐富和立體,使觀眾對展覽的內涵更為深入和廣泛的認識,進而帶來更深刻的審美體驗和思考。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設計思路具有特殊性,需要考慮消費群體的心理特征,從產品品質、特點、功能、趣味性和價格等全面考量。大英百物展期間,上博文創中心開發了50多款文創產品,包括巧克力、咖啡、餅干、包袋、T恤衫等,銷售異常紅火。除上博總店外,上海博物館還在新天地、東方明珠電視塔和國際機場開設上博文創專賣店,并與東方CJ開展了網上平臺合作,在淘寶網開設店鋪,并上線推廣藝術品公司微信公眾號,實現多管齊下,全方位發展。
南京市博物總館產業發展部文創辦主任賀湘和大家匯報了《南京市博物總館文創運營實踐》,從文創現狀、IP形象打造計劃、打造大文創概念三個部分展開了分享。
南京市博物館總館匯聚南京市博物館、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中國共產黨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南京市民俗博物館、渡江勝利紀念館、江寧織造博物館、六朝博物館、南京市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所8家市屬文博館所,是南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創方面,南京市博物總館與南京博物院、南京城墻博物館、金陵圖書館、金陵美術館等16家國家級、省級文創試點單位共同打造了新型的一體化博物館文創產業平臺南京文博文創大觀園,營造既統一又獨立的格局,擴大“大觀園”文創品牌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賀湘表示,在中國,IP形象缺少長期系列發展的品牌意識、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IP形象應該具備個性、討喜及接地氣的特點,同時作為一個文化符號,能直觀的反應文化內涵,并延伸到不同形態的載體上。此外,博物館文創產業本身要與周圍各種行業產生聯系,通過不斷的合理化、可持續發展,最終形成一個完善的產業鏈。
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館長周天游帶來了《試論民辦博物館的創新發展之路——以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為例》,他和大家分享了曲江藝術博物館的辦館思路與創新實踐,對當前博物館發展現狀提出了思考。
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是由香港郭炎先生投資創辦的民辦博物館,以保護修復、研究、展示、推廣中國古代壁畫為主攻方向,形成全國獨一無二的以“色掛形象窮神變——中國古代壁畫源流”展為基本陳列,反映以歷代壁畫為載體的中國繪畫通史。同時,在收藏中國文物精品的基礎上,搜集整理國外優秀藝術品,以彌補國有館藏單一性的不足。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借鑒日本博物館的社會化運營經驗,在國內首次引進了五星級酒店+精品博物館的模式,保證博物館的客源問題。周天游表示,民辦博物館要充分享用政府扶植政策的紅利,形成良性互動,同時利用民辦博物館的機制靈活,大膽創新,取得成果。
木心美術館副館長徐泊以《木心美術館個案分析》為題,和大家介紹了木心美術館的發展背景和管理現狀。
木心美術館致力于紀念和展示畫家、文學家、詩人木心先生的畢生心血與美學遺產。美術館總體占地6700平方米,內設五座永久性專館,長期陳列木心作品,由繪畫館、文學館、獄中手稿館及影像廳組成。兩座特展館將推出對木心構成重要影響的世界性藝術家年度特展,一座多功能廳專事播映木心畫作的放大版。除了關注視覺藝術、文學和音樂以外,木心美術館更關注的是綜合的人文效果。木心美術館以其多重的戲劇性與不可比性,將引領一種未來的、良性的人文關懷,是值得期待的文化事業。木心美術館帶有個案性質,但仍然是一個面對公眾的、持續發展的美術館,未來探索之路還很漫長。
寶庫中國匠心館館長葉柏風發表了題為《寶庫匠心館•與大師同行》的主題演講,和大家分享了寶庫匠心館的平臺定位和整體運營策略,介紹了寶庫文化生態圈。
作為國寶級藝術家交流創作平臺,寶庫匠心館集萃盛世之下的藝術珍品,是藝術品推廣流通孵化所在。寶庫匠心館位于上海中心38F ,由三大主題展館,二十八個大師空間與多功能廳組成,是集展示、交流、交易于一體的文化產業平臺,涵蓋的工藝門類包括,陶瓷、玉石雕刻、金屬工藝、織染繡、唐卡、玻璃類、漆器、竹木雕刻等等,全面展示豐富厚重的中國工藝美術文化與非遺藝術文化。
作為國內領先的文化產業創新服務運營商,寶庫文化還致力于打造完整的文化生態圈,包括上海觀復博物館、寶庫藝術中心、寶庫1號、庫拍、寶庫匠心館在內的文化平臺構建了涵蓋藝術典藏、藝術倉儲、藝術在線拍賣、藝術展示以及藝術交流交易平臺等關鍵環節的文化生態系統。
論壇結束后,會務組還組織安排了與會嘉賓前往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參觀“拿破侖”特展,受到了嘉賓們的一致好評。
此外,上海市文物局、甘肅省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濕地博物館、西安博物院、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世博會博物館、浙江美術館、鄭州博物館、天水市博物館、南通博物苑、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平津戰役紀念館、鄧小平故居陳列館、璦琿歷史陳列館、陳云紀念館、武強年畫博物館、孔子博物館、福建省漳州市博物館、余杭博物館、衢州市博物館、上海汽車博物館、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上海外灘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館、復星藝術中心等單位的領導及專家作為特邀演講嘉賓出席了會議。為期兩天的論壇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會議預告 ATPW 2019長三角主題樂園發展高峰論壇 2019年3月28-29日 / 浙江 杭州
第十七屆中國機場發展高峰論壇 2019年6月20-21日 / 安徽合肥
關于諾本集團
諾本集團是國際領先的投資貿易促進機構,致力于發展歐美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發展經濟體之間的國際投資和貿易,及各領域先進技術的交流。自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在政府部門、科研院校、行業協會及世界500強企業的支持下,諾本每年成功在華舉辦40余次國際投資和貿易發展峰會,已成為持續發展的中國市場和國際先進技術及優質資本之間合作溝通的有效橋梁,并成為中國地區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投資貿易促進機構之一。更多關于諾本集團的信息,敬請瀏覽www.lnoppen.com
欲知更多詳情,請聯系:上海諾本會展服務有限公司 Julian Huang +86 21 60851000 +86 139 1696 6664 julianh@noppe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