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級以上市發展改革局(委):
根據《關于加快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廣東省特色小鎮創建導則》以及《關于建立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庫的通知》,我委對各地申報的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申報單元進行了核查并在我委門戶網站予以公示。經委務會審議同意,將廣州市增城派潭生命健康小鎮等54個特色小鎮創建單元納入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庫,現予以公布(名單附后)。請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以及經省政府同意的《關于加快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廣東省特色小鎮創建導則》,完善發展規劃,優化小鎮設計,落實建設條件,切實做好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工作。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
2018年11月18日
延伸:
日前,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于公布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庫入庫名單(第二批)的通知》,一共有54個特色小鎮被納入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庫,再度引發了人們對省內特色小鎮發展的關注。這兩年,廣東特色小鎮的發展進入快車道,目前已遍布省內21個地市,每一個小鎮都特色鮮明。
放眼全國,目前國內已有特色小鎮試點400多個,加上各地方創建的省級特色小鎮,數量超2000個。而在廣東省內,一些旅游、文化、體育等不同主題的小鎮開始崛起,不僅為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能,也成為游客們關注的新鮮旅游目的地。
發展背景:從國家到地方,政策“東風”助發展
2016年7月,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通知提出到2020年,將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特色小鎮。國家各部委又陸續發布了多個推動特色小鎮建設的政策文件,各個省也紛紛出臺文件,從政策上、資金上對特色小鎮建設加大支持力度。
特色小鎮之所以得到了國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視,是因為它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廣東,特色小鎮的探索與建設也在不斷進行中。去年6月,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科技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分類探索城鎮發展新路徑,按照特色小城鎮和特色小鎮兩種形態,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加快建設一批符合廣東特色的小城鎮。
名單公布:90個省級特色小鎮,爭取2020年前建好一批
在廣東省發布《關于加快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僅兩個月后,廣東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示范點名單就正式出爐了,30個特色小鎮成為廣東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范點,順德區北滘鎮、江門市開平市赤坎鎮等6個國家級特色小鎮同樣按照創建工作示范點標準開展特色小鎮創建工作。
今年5月底,這36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范點被正式列為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今年11月19日,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又公布了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庫入庫的第二批名單54個,并要求各小鎮完善發展規劃,優化小鎮設計,爭取在2020年前建好一批具有產業競爭力的美麗特色小鎮。
特色彰顯:遍布廣東21個地市,各具特色
第一批公布的36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以及第二批被納入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庫的54個特色小鎮遍布全省21個地市。從這些特色小鎮可以看出,兩批公布的特色小鎮并非完全按照行政區劃的城或鎮來規劃的,而是每一個特色小鎮都代表了一個新興產業的培育方向,各具特色。
其中,旅游功能是不少特色小鎮的主要亮點,比如番禺沙灣瑰寶小鎮、翁源江尾蘭花小鎮、四會玉器文化小鎮等都是重點發展兩個產業項目,其中包含了旅游項目的發展。而梅縣雁洋文化旅游小鎮、紅海灣濱海運動小鎮、開平赤坎華僑文化旅游小鎮、新興六祖小鎮等則是利用了歷史文化、自然地理環境等特色重點發展旅游產業。
專家認為,特色小鎮重在“特色”,一個特色小鎮若擁有旅游資源并將旅游作為主打特色產業,就需要從本地文化中挖掘出特色,來定格旅游產品及旅游地產等基礎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