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體驗即通過全景式的視、觸、聽、嗅覺交互體驗,給觀者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多媒體技術的崛起,高科技技術手法的應用,將使人類進入“時空的穿梭”和“虛擬世界”時代,數字化空間設計領域也將開啟體驗化的新時代。
多學科設計工作室Ramus近日在悉尼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永久沉浸式作品,將光、水以及交互式藝術畫廊融為一體的空間-The Star。
空間外觀
沉浸式的體驗起始于空間中央25米長的數字畫布,它擁有8k分辨率,通過播放來自當地和全球藝術家、動畫人以及電影人的數字藝術作品來全面地展示悉尼的光線律動。
沉浸式體驗強調觀者的切身體驗,正是因為將自身融入其中,觀者才不會感覺對空間產生疲憊感,所以沉浸式是非常自然化的體驗。
中央空間
25米長的8k數字畫布
變化的光線圖像作為數字畫布的延伸,流動在天花板、墻壁以及空間中的水景當中,將畫布上的內容擴展至整個兩層高的大廳空間。13米高的圓柱形裝置能夠通過編程來呈現不同造型的瀑布,為整個空間賦予一種由光線、鐳射與投影帶來的優雅與動感。
觀者在欣賞的過程中會在沉浸式的作用下全身心的投入環境中,將自己時時刻刻處于第一人稱的角色中,好比像玩網游,可能一開始只想淺嘗輒止,卻不知不覺變成起早貪黑。讓觀者感受到自己在草原上生活過,才是沉浸式體驗空間的最高評價。因此,在欣賞過程中必須強調觀者的參與性,這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空間設計。
13米高的圓柱形裝置能夠通過編程來呈現不同造型的瀑布
使用激光投影、超大全息幕,結合創意及后期制作,打造超炫的全息plus show,帶給觀眾震撼生動的燈光交互體驗。
這一創新性的平臺將藝術從美術館引向了公共領域。參觀者將穿越一系列令人驚喜和興奮的空間,在與場景互動的過程中收獲前所未有的夢幻之旅。
與建筑空間相交融的數字藝術作品
裝置將根據一天中的時間變化呈現不同的環境、場景和互動內容。此外,該裝置的創作總監、藝術導演Bruce Ramus表示:“我希望連接不同的元素,使整個空間環境在視覺上形成一個同步的整體,從而創造出與建筑空間相交融的數字藝術作品。最終的目的是讓人的體驗變得更加完整和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