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的清晨,一群建筑業資深的老專家來到位于CBD核心區的光華路Z14地塊的中建三局正大項目辦公駐地,參加由中建三局正大項目部和北京天際數字技術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天際數字”)共同舉辦的“正大項目地上階段BIM應用討論交流會”。
建筑業資深泰斗,親臨指導
本次交流研討會天際數字邀請到建筑業三位重量級老專家來親自指導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分別是:
建筑業元老楊嗣信教授、天際數字專家顧問,曾任奧運工程2008工程指揮部領銜專家。北京建工集團原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因成功指揮修建中央廣播電視塔而獲得“托塔天王”稱號。清華大學兼職教授,中共中央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屆全國黨代會代表;國家發明三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多項一等獎獲得者。現任北京市政府專業顧問團城建組組長,北京雙園工程咨詢監理公司專家,曾兼任中國建筑業協會質量分會長等職。45年來先后主持了中央電視塔、北京西客站、首都機場、首都博物館、人民大會堂改建、國家大劇院等一大批重點建設項目。被總理稱為“為首都樹立國際形象做出卓越貢獻的專家”,獲得“國家特殊貢獻專家津貼”。出版有大量專業著作。
李國勝老師,教授級高工、建筑結構大師;天際數字專家顧問,曾在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工作;科研方向主要是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和結構裂縫及加固加層。1982年至今任中國建筑學會結構分會高層建筑結構專業委員會委員,參加編制;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GJ3—91);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出版和發表有大量的建工專業著作和論文,現在建筑業很多骨干力量當初都是聽著李國勝老師的講課成長起來的。
張森老師,教授級高工,天際數字專家顧問、北京雙園工程咨詢監理公司原總工。
交流會深入探討,智慧碰撞
研討會開始,中建三局正大項目總經理趙虎軍先生,首先對三位專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然后對項目進行了總體介紹。
趙總介紹道該項目位于北京CBD核心區Z14地塊,總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由兩棟238米高的雙子塔樓組成,其中一座將作為正大集團總部,一座將作為世界華商中心大廈,建成后將成為集甲級辦公、品牌商業、高端酒店及服務配套設施于一體的超高層雙子塔樓。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將努力做好精細化管理,爭做安全文明工地,爭取魯班獎、中國綠色建筑三星認證,爭取獲得美國LEED綠色建筑認證將是本項目的重要目標。在BIM應用方面,BIM正在從理念逐漸向實踐落地,從業主方就提出來了要應用BIM技術,也特別希望在BIM的應用上對建設項目施工階段可以更好地提升項目質量、縮短項目周期和控制項目造價,提高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項目BIM主辦譚國煒先生對項目的BIM應有情況進行了匯報,就模型展示、圖紙核對、節點優化、施工方案可視化、管線綜合和進度管理等6個方面的應有成果進行了介紹,同時對下一步地上階段的BIM應用也提出了想法和建議。主要是施工方面的六個問題,涉及到施工工序、信息管理、成本管理、勞動力等等。
建筑業元老楊嗣信教授發言指出,項目在地下施工階段BIM的應用已經總結了很好的經驗,一定要繼承和發揚。在地上階段BIM應用可以擴大,在質量方面,首先要保證項目質量,然后再不斷地研究看怎么提高項目的質量;在安全方面,要有更多的預警裝置,更多的技術創新。還有成本控制問題和預見性問題。要組成一個班子,有計劃有分工,把各方的積極性調度起來。
建筑專家張森老師認為項目在前期BIM應用上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剛剛的6條經驗總結也很好,關鍵是在后面項目中BIM應用要更深入,更認真,可以總結出更好,適合更多建筑項目的方法和成果。通過建筑聯合會等相關組織和平臺推廣傳播出去,為建筑行業做點貢獻。同時表示在管理上要再下工夫,利用好BIM,做好管理。此外張總還介紹了美國LEED綠色建筑認證的相關情況。
教授級高工、建筑專家李國勝老師指出,BIM的發展時間并不長,是新興的行業,在項目建設中要配好班子,信息化施工,多工種合作,加強成本控制,在CBD這種環境下施工,工地比較小,如何高效利用,物料問題,設備問題,環境問題。利用BIM手段合理控制,解決問題,做好經驗總結,對接市場。為超高層建筑中BIM應用總結一些經驗和標準,為建筑行業BIM的應用實踐做出貢獻。
天際數字BIM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段玉喜,BIM技術經理孫建秋在討論中表示,今天的會議僅僅是一個開始,要總結上一階段工作,扎實開展下一階段工作,同時提出在BIM總平面管理上、信息共享方面來共同研究發揮BIM的最大價值。公司也將加大人力和技術支持,配合項目方讓BIM的應用發揮更大作用,共同努力打造超高層BIM應用示范工程。
項目總工劉楊先生對當前BIM的應用和問題發表了看法,希望BIM技術在總平面管理、勞動力分配、施工過程以及協同平臺作用方面,可以發揮BIM直觀形象的優勢。希望BIM應用可以動態實時的更新模型,來達到提升管理的水平。
BIM階段性應用,成果豐碩
Z14地塊建筑地下部分BIM模型
CBD核心區的Z14地塊BIM應用服務中標單位為天際數字公司。天際數字為項目方在BIM應用方面主要提供施工現場臨時設施模型、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模型、現場安全防護設施模型、鋼結構深化模型、管線綜合布置圖、給排水機電模型和施工現場模擬等主要服務。項目從施工開始,天際數字公司和中建三局正大項目部密切配合,共同探索,為施工企業的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帶來巨大益處,同時為項目方節約工期、提高工程質量發揮作用,大幅提升客戶價值。
設備機房BIM模型
天際數字BIM應用在地下階段主要解決了以下問題:
(1)根據二維圖紙,生成三維BIM模型,在建模過程中發現設計問題,提高圖紙質量;
(2)通過BIM模型輔助圖紙交底,加深對圖紙的理解程度;
(3)重要、復雜設計節點建立三維模型,輔助深化設計,優化設計布局,避免二維圖紙理解誤差造成的設計錯誤;
(4)機電管線綜合優化,協調空間關系,保證設計凈空;
(5)復雜施工方案可視化,復核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提高施工方案的指導性,加強技術交底的針對性;
(6)模型成果與進度計劃掛接,直觀展示出各時間節點下現場施工狀態、資源配置、勞動力情況。
承壓水下錨桿動畫模型
天際數字BIM應用在地下階段主要應用成果有:
(1)模型展示:分專業進行了三維模型的建立和整合,完整準確的傳達了設計意圖,對施工及驗收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2)圖紙核對:通過三維模型展示,可以明顯的顯現出各類圖紙問題,防止了二維圖紙審查中易出現的遺漏顯現。
(3)節點優化:通過BIM三維模型的展示,可以準確甄別出由于二維圖紙表達能力有限造成的空間布局及設計的合理性欠佳的問題,并在三維模型的輔助展示下優化這些節點設計,使其符合設計意圖、空間布局經濟合理。
(4)施工方案可視化:實施BIM施工方案可視化,模擬各階段工況,核對施工方案的實施步驟、空間位置、工序邏輯關系等,并檢驗方案構想中的漏洞,使方案部署更具針對性、方案交底更具實操性、方案實施更具有效性。
(5)管線綜合:通過搭建土建、機電專業模型,進行管線綜合布置優化,確定最優管線布置。同時檢測出管線綜合排布后仍存在的碰撞、凈空不足等問題。提前解決管線問題減少了施工過程中變更量及施工錯誤。
(6)進度管理:通過Navisworks軟件分別與施工進度計劃掛接,形成了與進度計劃完全一致的施工進度模擬,不僅可以準確表達某一區段的施工進度,還可以展示出各區段間的進度關系,進而表達任意時間點下的現場綜合施工進度以及任意時間段內的施工狀態。
節點和地連墻BIM模型
BIM技術的全面應用,將為建筑行業的科技進步產生無可估量的影響,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和參建各方的工作效率。在下一步Z14地塊地上階段BIM應用上,天際數字希望在專家指導和中建三局正大項目部的支持下,充分發揮天際數字的技術優勢及經驗優勢,服務好項目方,把Z14地塊項目打造成超高層BIM應用的示范工程、精品工程。
專家高度評價,交流會完美落幕
最后中建三局項目領導再次感謝天際數字的專家顧問來指導工作,給予建議。本次討論會大家充分討論了問題,交流了經驗,專家針對項目BIM用的困惑和未來發展給出了很好的建議和啟發,與會人員對下一階段BIM在地上階段的應用碰撞出很多火花和想法。相信這種邊建設、邊總結、邊交流的方式,對于BIM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天際數字也將充分發揮BIM方面的技術優勢,加大人力支持,為項目方實現既定目標共同努力!